时间:2023-02-15 20:04:47 | 浏览:2020
每经记者:董天意 每经编辑:裴健如
热点一:网约车平台将公开计价规则及抽成上限
近日,交通运输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绣春表示,交通运输部将实施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企业抽成“阳光行动”。据悉,“阳光行动”聚焦网约车、道路货运新业态两个领域,要求平台企业向社会公开计价规则,合理设定抽成比例上限并公开发布等。
王绣春表示,近年来,交通运输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职业归属感不强、权益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日益突出。为此,2021年,交通运输部会同多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交通运输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货车司机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对完善平台和从业人员利益分配机制、规范平台企业经营行为等工作进行部署安排。
“平台抽成事关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与从业人员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王绣春表示,按照上述两个文件的规定,为进一步落实规范平台企业经营行为、切实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交通运输部将实施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企业抽成“阳光行动”。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资料图
点评:“阳光行动”对于近400万持证网约车司机和2000多万货车司机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平台抽成事关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与从业人员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只有让规则透明,从业者的权益才能得到保障,行业生态才能始终处于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上。
热点二:2021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规模约3.6万亿元
据中新财经报道,国家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共享经济继续呈现出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全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规模约36881亿元,同比增长约9.2%。
报告表示,共享型服务和消费继续发挥稳增长的重要作用。其中,2021年网约车客运量占出租车总客运量的比重约为31.9%;网约车人均支出占出行消费支出的比重约为8.3%。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资料图
点评:2021年,网约车行业受到监管政策、企业上市、资本市场形势等因素影响,市场格局加快重塑。面对接下来的激烈竞争,各平台需要在商业模式上加速创新和扩充,同时还要保证新就业群体权益以及监管部门相关要求,部分小规模平台或因此出现运营难题。
热点三:成都第一批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车辆行驶号牌正式发放
近日,据成都市经信局消息,按照《成都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实施细则(试行)》规定,阿波罗智行信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的12台智能网联汽车(包括4辆纯电动城市客车,8辆纯电动轿车)在中德智能网联汽车临时封闭测试场进行了模拟场景实车测试,经成都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专家委员会评审,成都市经信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以下简称市牵头部门)联合会审通过,成都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于近日正式向阿波罗智行信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发放了成都市第一批道路测试车辆行驶号牌。
图片来源:摄图网-400979591
点评:自动驾驶等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商业化落地,离不开各地方政府在政策、硬件配套、相关法律等方面的支持。以上海市为代表的“先行者”已在当地形成产业链优势,成都等城市此时选择跟进,为时不晚。
热点四:杭州启动巡游出租车“油改电”,五年主城区全覆盖
杭州市交通运输局近日发布《关于巡游出租车领域车辆电动化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结合迎亚运、碳达峰等节点要求,分阶段实现全市巡游出租汽车“油改电”,2022年亚运会前完成30%,2024年达到60%,到2027年,对主城区(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10107辆存量巡游出租汽车的经营权指标基本实现全覆盖。
根据实施意见,杭州将对在推广应用周期内购置更新符合规定条件的新能源巡游出租汽车且投入运营服务的经营者,按每辆车(即对应一个经营权指标)3万元的一次性运营补助。
另据今年3月21日起将实施的新版《杭州市巡游出租汽车车辆技术标准》,市区新增、更新巡游出租汽车须为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新修订的《技术标准》对舒适性、安全性、环保性、专用配置、行业标准、适用区域等进行整合,增加了必须适用新能源汽车的规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点评:不只是杭州,全国整个出租车行业“油改电”必然成为一种趋势。纵观全国各大城市,早在2016年起,太原、深圳、北京、成都、郑州等地就已经陆续开展出租车“油改电”行动。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绝大多数出租车司机来说,营运车辆需要安全、便捷、成本低、效率高等必备条件,所以出租车“油改电”行动也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不能损害出租车司机的实际利益。
热点五:全球首个开源车路协同数据集发布
据中新网报道,近日,全球首个基于真实场景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数据集DAIR-V2X在北京正式发布,向国内用户提供下载使用。
该数据集由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联合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北京车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百度Apollo、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同发布。
图片来源:摄图网-400992139
点评:作为业界、学界首个开源车路协同数据集,此次发布的数据集将有效服务科研、产业、政府机构,有效协同各方进行车路协同的学术研究和产业落地,促进中国车路协同发展。同时,数据的开放也为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了基础数据,为企业产品研发测试提供了支持,将有效加速产学研用协同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图源:图虫创意)2021年7月,滴滴被暂停新用户注册并从应用市场下架,至今已超过8个月。在这期间,以高德为代表的聚合打车平台快速崛起,获得经营许可证的网约车平台数量持续增加,用户的打车习惯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网约车平台增至263家打开高德地
每经记者:董天意 每经编辑:裴健如热点一:网约车平台将公开计价规则及抽成上限近日,交通运输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绣春表示,交通运输部将实施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企业抽成“阳光行动”。据悉,“阳光行动”聚焦网约车、道路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杨天悦12月9日,交通部发布2022年11月网约车行业数据显示,该月网约车订单共计5.08亿单;截至今年11月30日,全国共有294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501万本、车辆运
来源:交通运输部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截至2022年6月30日,全国共有277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环比增加3家;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453.0万本、车辆运输证183.7万本,环比分别增长3.1%、4.3%。网
12月5日,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发布了《关于修改<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下调了对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驾驶员证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等行为的罚款数额,同时,还删除了未按照规定携带网
网约车行业注定是一个多劳但是不一定能够多得的行业。在网约车行业中,你所看到的高流水背后,其实都是充满了各种辛酸,每个城市都会有一些狠人,对于这些狠人来说,无论是淡季还是旺季,这些人的流水都会比较亮眼,即便是在当下行业淡季的情况下,这些狠人依
每经记者:崔智明 每经编辑:孙磊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腾讯出行正在微信内测网约车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微信“我的-服务-出行服务”或在微信小程序搜索“腾讯出行服务”进行打车。而就在本月初,华为也已推出了众测版打车应用“Petal出行”
网约车行业再次发生巨大变动,禁止出租车加入网约车,禁止出租车巡网混合营运。据了解近日上海出台政策,按道路运输局通知,(关于禁止巡网混营情况的工作意见),要求各巡游出租车企业,禁止“一车两价”“巡网混营”的行为。出租车司机如果注册了网约车平
网约车行业已严重饱和,尽管官方多次发文通告从业预警,司机已经面临无单可接的局面,却还阻挡不住大量网约车司机的加入。出现这样情况的城市不是单一指哪一座城市,而是整个全国各地都如此。就拿标志性的深圳来说,2019年官方颁布了85517张网约车驾
网约车合规率是指驾驶员和车辆均获得许可的订单量占比,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双证齐全的司机,合规率一直被看作网约车行业规范化的关键数据,而最新的数据显示,一月份网约车合规率已经超80%,网约车基本告别无证时代。考不考双证,成为司机的一个心病在以前合
共享出行在这两年过了风口之后,也进入了萧瑟期。尤其是网约车司机感受最明显。从原本的满怀期待,到如今的逐渐失落,多少网约车司机熬坏了身体、耗干了青春,就为了不多的银钱。又有多少司机在入坑滴答出行、阳关出行、一喂顺风车等平台后,悔不当初。一、身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孙燕为规范网约出租车经营行为,完善网约车行业诚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杭州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对2021年在杭实际运营网约车平台企业,组织开展了服务质量测评并形成专业报告。测评除第三方提供的车容车貌、安全驾
中新网10月13日电 13日,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发布9月份网约车行业运行基本情况。据统计,截至2022年9月30日,全国共有286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环比增加4家;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481.6万本、车辆运输证1
新京报讯 据交通运输部网站12月5日消息, 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发布关于修改《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全文如下:交通运输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商务部 市场监管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