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军号“左打方向盘,右脚慢慢踩油门,瞄准靶心慢慢倒车……”夕阳下,在驾驶训练场地,一名二级上士正带领全班驾驶员进行倒车击靶驾驶训练,在他的引导下,新驾驶员缓缓将车辆开动,成功将车辆尾部铁杆刺入靶心。训练结束,当上士从车辆下...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军号
“左打方向盘,右脚慢慢踩油门,瞄准靶心慢慢倒车……”夕阳下,在驾驶训练场地,一名二级上士正带领全班驾驶员进行倒车击靶驾驶训练,在他的引导下,新驾驶员缓缓将车辆开动,成功将车辆尾部铁杆刺入靶心。训练结束,当上士从车辆下来时,众人发出热烈掌声,“不愧是红旗驾驶员,就是厉害!”
这名优秀的驾驶员教练,就是武警广西总队防城港支队驾驶员郑诗欢。
郑诗欢在进行保养车辆。徐世立 摄
郑诗欢在进行清洗车辆。徐世立 摄
郑诗欢对爱车进行擦拭。徐世立 摄
超越自己,拼搏努力成尖兵
从军10年,郑诗欢获得的荣誉之多,从后勤班到应急班再到汽车班,从战斗员到驾驶员,他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带领全班多次完成支队重大活动保障任务,先后荣获嘉奖8次,优秀士兵7次、红旗车驾驶员2次,并在2020年总队后勤教练员比武竞赛中获得“优秀后勤教练员”称号,称得上名副其实的“上车能驾驶,下车能战斗”。获得这些荣誉的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2012年的冬天,怀揣着对绿色军装的向往,郑诗欢从安徽一个偏远的山村来到军营。凭借着扎实的作风和过硬的军事技能,他获得了中队官兵一致的认可和党支部的青睐,也获得了去总队学习驾驶技术的机会。
学习驾驶技术之初,郑诗欢信心满满,感觉学车很简单,听学过驾驶技术的战友说“开车无非就是油门、刹车、然后把好方向盘就行了”。可当郑诗欢真正坐在驾驶座上的那一刻,马达声响起,他不由感到紧张,就连坐在他旁边的教练员都能感觉到他踩离合的腿在微微发抖。初次练习结束后教练员安慰他说:“很多人初学驾驶都会紧张因为之前没有开车的经历,感觉坐在驾驶室里控制不住汽车,这个问题需要你放平心态,俗话说勤能补拙,只要勤加练习所有困难就能迎刃而解。”
于是,从那以后,他拿出不服输肯吃苦的劲头,集训的时候,每天第一个上车训练的是他,最后一个回场的也是他,夏天车内三十多摄氏度的高温,一轮轮训练下来都是浑身湿透……
经过三个月的封闭式训练,他掌握了十余种车辆驾驶技术,也顺利通过了考核,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军车驾驶员。
郑诗欢在驾驶车辆。徐世立 摄
郑诗欢在驾驶车辆。徐世立 摄
勇挑重担,敢于担当履好责
2021年,武警广西总队防城港支队驻地遭遇特大降雨内涝,支队临危受命,紧急出动50余名官兵赶赴灾区。本来应该休假的郑诗欢果断放弃休息,坚持申请上一线,为完成救援任务出一份力。
由于道路遇洪受阻,郑诗欢带领的车队反复辗转才到达核心受灾区域。当时的道路已是一片汪洋,洪水眼看着就没过了军车的门,郑诗欢内心也有些发慌。“我是头车,我不能停,大家都在看着我。”郑诗欢紧握方向盘,稳稳行驶在洪水中,小心翼翼地驾驶着汽车向灾区驶去。顺利进入灾区后,他没有一刻停歇,连续跟随部队搜救、转移灾区群众,连续奋战10余小时,才将受灾群众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
勤学善思,立足本职强素质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把驾驶技术学好学精,郑诗欢不仅虚心向老班长请教经验,还专门着眼复杂路况、恶劣天气等情况反复练习车辆驾驶,在练就过硬驾驶技术的同时也练就出不一般的心理素质。这些年里,郑诗欢共驾驶各类大小军用车辆20余种,累计行程近15余万公里,从无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成为了官兵心中的“金牌驾驶员”。
谈起郑诗欢,官兵们都格外敬佩,除了驾驶技术过硬,他还能“听声识障”,修车排障技术也是一绝。对此,郑诗欢有着自己的理解:会开不会修,不是合格汽车兵。
郑诗欢在进行维修车辆。徐世立 摄
在不久之前的一次战备拉动中,郑诗欢就圆满完成了独自抢修故障车辆的任务。托运装备途中,东风运输车突然发生故障,为节省时间,停车后的郑诗欢没有选择静等修理工支援,而是把车身环视一周,听了听发动机声响,旋即“诊断”出发动机气门间隙不对,并迅速排除故障,准时将武器装备送达“战场”。
过硬的修理技术,离不开郑诗欢的钻研劲儿。他白天利用驾驶训练摸索车辆性能,晚上背原理,还经常利用去地方修理厂修车的机会,向师傅讨教遇到的故障问题。几年下来,光是记录复杂故障排除方法就写了厚厚5本笔记。功夫不负有心人。郑诗欢经过不懈努力,终于练就了“用修双能”的本领。
郑诗欢在学习车辆维护保养知识。徐世立 摄
郑诗欢更从不吝啬将自己的本领倾囊相授。他结合新大纲标准,研究摸索出汽车驾驶与故障排除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整理成册,在支队范围内推广,获得了战友们的一致肯定。
从后勤班到应急班再到汽车班,从战斗员到驾驶员,无论郑诗欢的战位在哪里,他都一直秉持良好的军人作风,主动担当不畏艰苦,用实际行动书写出了强军担当。
郑诗欢在与战友分享保养车辆技巧。徐世立 摄
郑诗欢在与战友分享维修车辆技巧。徐世立 摄
(中国军网·中国军号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