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5 20:09:19 | 浏览:1344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光子星球,作者 | 文烨豪 ,编辑 | 吴先之
头号玩家的回归,使沉寂已久的网约车行业泛起波澜。
过去一年,是网约车行业的至暗时刻。一方面,是行业订单的大幅下滑,另一方面,赚不到钱的司机们,亦在争先恐后的逃离行业。直至去年末疫情放开,各平台、司机才看到了微薄的增长希望。
只是,就在这个关键时间节点,滴滴解禁,正欲归来。在此背景下,本已准备大干一场的玩家们,似乎显得手足无措,尤其是那些习惯被“聚合”的腰部玩家们。
相较于高德、百度等“中间商”性质的聚合平台,曹操、T3等玩家同滴滴的竞争显然更直接。在此背景下,网约车平台们当下的打法逻辑或将从曾经的主动发力,转变为当下的被动防御。只是,对于一众“寄生”于聚合平台的腰部玩家而言,新的竞争语境并不是那么乐观。
当下,随着滴滴回归,本就失去秩序的网约车市场,内卷势必会加剧,进而变得更加混乱。
一方面,在滴滴被禁的这段时间内,网约车平台对司机的态度已从亲密变得疏离,叠加行业内卷,矛盾濒临爆发。
彼时,众网约车平台为抢占窗口期,曾疯狂发放福利招揽司机,但随着取代滴滴的“幻梦”逐渐破灭,行业红利远去,腰部平台亦显露出其真实面目。
T3出行司机小马,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其当初之所以离开滴滴,一方面是因为滴滴泄漏用户信息的新闻让她感到惶恐,另一方面就是滴滴的各种规则机制,让她感觉自己每时每刻都处在被罚款的边缘。
离开滴滴后的她,在朋友的推荐下加入了T3出行。一开始,T3出行所给的奖励很高,尽管问题依然存在,但在钞能力的激励下,她选择了忍耐。“有次我看到乘客人数超标,主动取消了订单,但T3却认为我是有意逃避低价单,对我扣分罚款,申诉也没有成功。”
然而,随着补贴大战逐渐停息,补贴越来越少,门槛越来越高,几乎要跑满一整天,才能拿到平台的激励。另一方面,就业形势不好的背景下,越来越多新人加入网约车行业,亦加剧了行业的内卷,使网约车行业的里程价不断滑坡。
据小马透露,几年前她在滴滴时,跑一公里能赚2.8元左右,而当下,这一数字已被压缩至1.2左右。“原来跑三、四公里就能到手十多块,现在有时候要跑6公里才能跑够10块钱。”她不是没曾想过逃离,奈何打听一圈,几乎所有的平台都是这样,她最终放弃了挣扎,就像一个被平台PUA的受害者,任由单价沉了下去。
好在,小马手握双证,平台分较高,加上车是自己的,一天跑勤快点,收入尚且稳定。这场游戏真正的受害者,是那些被“拐”入网约车行业的新司机。
我们曾在《网约车司机的一次别离》中写过,当下腰部网约车平台与司机的矛盾已然濒临爆发的节点。而当下,滴滴正在加速回归,若各平台无法同旗下司机们达成和解,那些曾从滴滴出逃的司机们难免回流。
只是,同司机达成和解并不容易,毕竟司机们早已听厌了承诺,平台想要安抚司机,必须拿出真金白银。而这,不仅将使盈利率承压,亦将卷入同滴滴的烧钱战役。
一位哈尔滨滴滴司机透露,春节期间,滴滴司机单日跑够18单便有百元补贴。而这一数字,比在一些腰部平台,平台和高德两头拿还要高。
换言之,网约车行业的新一轮补贴大战,或许正在酝酿之中。这对于体量相对较小的腰部玩家而言,或将成为一笔沉重的负担,纵使是体量稍大的曹操出行,去年亦曾宣布大规模裁员——滴滴归来后,腰部玩家或将面临艰难的守城之战。
面对滴滴的进击,如果说,高德的矛盾在于无法深度介入网约车行业,那么曹操、T3,以及更多腰部玩家的问题,则在于自身没有立足于市场的根。
当下,高德、百度等聚合平台,占据着除滴滴外最大的流量入口。有司机告诉光子星球,在部分城市,来自高德的订单数甚至已经超越了滴滴。这正是众多腰尾车平台聚合所致,“就算是滴滴,也不太能一直接到单。”
只是,聚是一团火,散,却不一定是满天星。
对网约车平台而言,聚合平台作为流量入口,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其营销、获客的压力,自身只需做好车辆运营和司机管理。但在此逻辑中,不管网约车平台从高德等玩家处分得多少订单,用户都不会于平台沉淀,而是留在作为中间商的聚合平台——很多尾部网约车平台,甚至都没有独立App。
纵使曹操出行、T3出行、阳光出行等玩家均拥有独立App,但流量同高德以及腾讯、抖音等潜在入局者相比亦是小巫见大巫。从苹果App Store下载量来看,高德地图2351万次、百度地图330万次,而曹操、T3等二线平台仅有十几万,如祺等玩家更是只有几千。
流量层面的量级差异,使网约车玩家们很难摆脱聚合平台独立谋生。据一位T3司机透露,纵使其所在的城市属于T3的“大本营”之一,但来自T3 App的订单亦只占所接订单的一半,另一半来自高德,其他渠道基本忽略不计。
换言之,现阶段,被聚合的腰部网约车平台,由于缺乏独立的App或App流量太少,很难沉淀用户,进而无法对目标用户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和推广,导致平台知名度和用户粘性的缺失。长此以往,缺乏独立用户群的网约车平台难免沦为“工具人”,“寄生”在聚合平台里面,成为其运力的一部分。
其实,平台亦曾试图走出“寄人篱下”的尴尬境遇,奈何行业逻辑如此,玩家们只得草草作罢。
以曹操出行为例,除却在滴滴禁闭初期在地铁、火车站的地推拉人头,平台也曾要求司机在接到高德订单时,引导乘客下载曹操出行App——通过补贴司机、乘客端优惠券等方式,将高德的流量引至自家。
此外,还有用户表示,自己是在高德打到的曹操订单,结果出了问题维权后客服所补偿的优惠券,却只能在曹操出行App使用。可即便平台使出千般手段,能从聚合平台“窃取”的流量亦十分有限。
背后的逻辑在于,网约车赛道护城河较浅,谁订单价格低,接单快,谁就更容易获得用户的青睐。但在独立App,即便玩家能够通过发放优惠券的打法卷价格,但始终需要人为“优惠券”买单,无法长期持续。
接单效率方面,各自为战的玩家,其运力显然无法同聚合平台相比,最多只能在部分优势地区吃吃老本,难以全盘切入更广阔的市场。
由此可见,在当下的行业语境里,腰部网约车平台用户根基尚浅,不免受制于人。纵使当下字节、华为等玩家正在发力聚合平台,但对众多平台而言,新“宿主”的到来,无非使之谈判方面占据更多话语权,“寄生”的实质并未随之改变——相较于牌桌上的巨头们,平台们扮演的角色,更像是其手中的手牌。
当下,网约车行业的聚光灯正照向回归的滴滴,以及接连下场的互联网巨头。
新战事似乎已无法避免,但多数网约车玩家,并没有下场作战的能力。对其而言,与其撸起袖子大干一场,不如思考如何“增肥”抵御冲击,在新一轮洗牌中幸存下来。
正如前述所言,腰部玩家很难摆脱对聚合平台的依赖,若不想被收编,要么只能与同类一起卷,要么“狡兔三窟”,寻求更多根据地。
只是,聚合平台并不傻。就拿高德来说,眼看其他玩家正在入场,其似乎也提升了“免佣联盟”的优先级,为其分配更多流量及更好的展示位,从而加强着同网约车平台的绑定关系。所谓的“狡兔三窟”,或许终将成为一场幻梦。
另一方面,聚合平台内部,网约车平台亦面临着卷无可卷的境遇。前文已述,价格方面,且不谈能否卷过滴滴,当下紧张的司机、平台关系,亦将阻碍其展开新一轮价格战。
此外,网约车行业一向同本地绑定较强,而多轮战事之后,以高线城市为主的各个战区均已饱和,不再具备增长空间。在此背景下,腰部平台若想立足于市场,或需跳出内卷严重的区域,向下扎根,寻求更广阔的市场。
但正如前述所言,网约车行业同本地耦合较强,即便下沉市场堪称蓝海,但玩家想要切入却显得异常艰难。
西南边陲的某小镇,由于地处山区,整座城市依山而建,人们出行几乎只靠两条并行的主干道,出行路线相当固定,当地的出租车亦允许拼车。当地人出行要么坐公交,要么随手拦下一台出租,不用等待太久,几乎都是顺路拼车。
在此背景下,当地打车市场几乎被出租车全盘尽收,即便花小猪等玩家曾试图通过邀请好友赚钱、等车给补贴等打法切入当地,但始终无法扭转下沉市场的用户消费习惯,吞下败局。
而在黑龙江中部某地级市,即使室外温度仅有零下30摄氏度,路上的出租车亦随处可见。而与之割裂的是,当地市场几乎没有网约车。
即便是高德,在当地也仅支持6个平台,其中三个还是聚的新出租、优e出租这样的出租车平台。不仅如此,据光子星球实测,在当地无论是滴滴、高德,还是花小猪,均很难打到车——即便高德、滴滴均已加价至平台设定的上限,最终也仅有滴滴一个平台接下了单。
网约车平台想要向下扎根,在司机、乘客两端均面临着不小的阻力,腰部平台更是难以下沉。纵使网约车平台们依托聚合平台的流量,能在高线城市以群狼战术围剿滴滴,但在更为广阔的市场,玩家们并不能真正能同滴滴对抗,更不必说取代根深蒂固的出租车产业。
由此可见,日益消瘦的网约车平台,并没有增肥的路径。而随着网约车行业的发展,市场竞争亦会愈加激烈——市场容量有限,竞争越激烈,亏损越会加剧,就像一个漩涡,将所有玩家都困在里面。
12月5日,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发布了《关于修改<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下调了对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驾驶员证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等行为的罚款数额,同时,还删除了未按照规定携带网
网约车行业注定是一个多劳但是不一定能够多得的行业。在网约车行业中,你所看到的高流水背后,其实都是充满了各种辛酸,每个城市都会有一些狠人,对于这些狠人来说,无论是淡季还是旺季,这些人的流水都会比较亮眼,即便是在当下行业淡季的情况下,这些狠人依
每经记者:崔智明 每经编辑:孙磊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腾讯出行正在微信内测网约车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微信“我的-服务-出行服务”或在微信小程序搜索“腾讯出行服务”进行打车。而就在本月初,华为也已推出了众测版打车应用“Petal出行”
网约车行业再次发生巨大变动,禁止出租车加入网约车,禁止出租车巡网混合营运。据了解近日上海出台政策,按道路运输局通知,(关于禁止巡网混营情况的工作意见),要求各巡游出租车企业,禁止“一车两价”“巡网混营”的行为。出租车司机如果注册了网约车平
网约车行业已严重饱和,尽管官方多次发文通告从业预警,司机已经面临无单可接的局面,却还阻挡不住大量网约车司机的加入。出现这样情况的城市不是单一指哪一座城市,而是整个全国各地都如此。就拿标志性的深圳来说,2019年官方颁布了85517张网约车驾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杨天悦12月9日,交通部发布2022年11月网约车行业数据显示,该月网约车订单共计5.08亿单;截至今年11月30日,全国共有294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501万本、车辆运
网约车合规率是指驾驶员和车辆均获得许可的订单量占比,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双证齐全的司机,合规率一直被看作网约车行业规范化的关键数据,而最新的数据显示,一月份网约车合规率已经超80%,网约车基本告别无证时代。考不考双证,成为司机的一个心病在以前合
来源:交通运输部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截至2022年6月30日,全国共有277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环比增加3家;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453.0万本、车辆运输证183.7万本,环比分别增长3.1%、4.3%。网
共享出行在这两年过了风口之后,也进入了萧瑟期。尤其是网约车司机感受最明显。从原本的满怀期待,到如今的逐渐失落,多少网约车司机熬坏了身体、耗干了青春,就为了不多的银钱。又有多少司机在入坑滴答出行、阳关出行、一喂顺风车等平台后,悔不当初。一、身
(图源:图虫创意)2021年7月,滴滴被暂停新用户注册并从应用市场下架,至今已超过8个月。在这期间,以高德为代表的聚合打车平台快速崛起,获得经营许可证的网约车平台数量持续增加,用户的打车习惯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网约车平台增至263家打开高德地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孙燕为规范网约出租车经营行为,完善网约车行业诚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杭州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对2021年在杭实际运营网约车平台企业,组织开展了服务质量测评并形成专业报告。测评除第三方提供的车容车貌、安全驾
中新网10月13日电 13日,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发布9月份网约车行业运行基本情况。据统计,截至2022年9月30日,全国共有286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环比增加4家;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481.6万本、车辆运输证1
新京报讯 据交通运输部网站12月5日消息, 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发布关于修改《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全文如下:交通运输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商务部 市场监管总局
松北区对区交通局运管站相关人员执法不规范等问题进行严肃查处针对网上反映6月11日晚,松北区交通局借用人员杨云博在网约车上因吸烟被制止而引发的问题,松北区交通局运管站周兴旺等人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松北区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项调查组,依法依